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发展的理论知识点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0-12-10 16:30:47责任编辑:yanggua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课程推荐>>>2021年全国教资直播讲座免费听,更多购课优惠点击咨询


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1.构建主义的发展观

(1)心理发展的实质

皮亚杰的理论是“发生认识论”,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两种类型。

(2)图式、同化、顺应与平衡

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结构。

同化:把新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知识结构量的改变。

顺应: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质的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平衡: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四个阶段(年龄+特征) (选择、简答)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直觉动作思维

特征:(1)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客体永久性。约在 9 个月时出现。(3)产生延迟模仿(4)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前运算阶段(2-7 岁) 直觉动作和具体形象思维

特征:(1)早期的信号功能。如:用汪汪来指代狗。(2)自我中心性。如:儿童不能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 (3)思维不可逆运算。思维是单向发展的,不能反过来思考问题。(4)不能推断事实。(5)泛灵论。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具体形象思维

特征:(1)去自我中心性。能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2)可逆性。说到 A>B>C,知道 C<B<A(3)守恒能力迅速发展。(4)序列化形式运算阶段(11 岁-成人) 抽象逻辑思维

(二)维果斯基的近发展区(名词解释)

维果斯基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提出“近发展区”和“支架式教学”

近发展区:儿童在有知道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忙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支架式教学: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是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近发展区,使之能独立完成任务。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选择)

1.基本信任 VS 基本不信任(0-1.5 岁)

2.自主感 VS 羞耻感(2-3 岁)

3.主动感 VS 内疚感(4-5 岁)

4.勤奋感 VS 自卑感(6-11 岁)

5.自我同一性 VS 角色混乱(12-18 岁)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