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资考试:幼儿高频简答(三)

来源:招教网时间:2020-09-12 16:03:20责任编辑:yangguang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1.请依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2~4岁儿童思维的特点。

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他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4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中的象征思维阶段(2~4岁)。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2~4岁儿童思维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

(2)此阶段幼儿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常常运用“转导推理”。

(3)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此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或所谓“信号物”进行思考。

2.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1)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通过艺术形象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幼儿的心灵,使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发展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产生美好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②美育帮助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实现着内在的情感活动和外在表现活动的统一。

③美育通过艺术活动,帮助幼儿借助形象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弥补了用语言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不足之处。这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左右半球的均衡发展。

(2)对社会的意义:

①美育是培养人良好的精神面貌的方法之一。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对美的追求常常是统一在一起的。因此,美育是建立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②对幼儿实施美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了基础,因此,幼儿美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