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问题解决概述
知识1 问题与问题解决
1.问题的界定
(1)给定信息(初始状态);(2)目标(结果状态);(3)障碍。
2.问题的分类
(1)结构良好的问题: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考试中进行单项选择);(2)结构不良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修电脑)。
3.问题解决的特征
(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知识2 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首要环节理解问题:形成问题的表征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含义:确定假设是否合理、科学方法: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知识3 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一一尝试启发法: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知识4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
知识5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知识1 创造性的概念
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也称为创造力。
创造性并不是少数人独有的,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知识2 创造性的特征
[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①单位时间内数量多;②时间短速度快灵活性(变通性)①单位时间内的种类②打破旧的思维观念,从新角度考虑问题独创性(独特性)①人与人不同,人无我有②超乎寻常,新奇独特]
知识3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智力: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个性: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和错 误、喜欢幻想、强烈的好奇心等是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知识4 创造性的培养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知识1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成分行为成分:意向或意图]
知识2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实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
[结构道德认知(知):、定向作用道德情感(情)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意):调节行为道德行为(行):衡量指标]
知识3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联系①二者实质相同:后天形成的、内部准备状态②二者结构是相同的]
[区别①二者范围是不同的:态度>品德②二者价值内化程度是不同的:品德>态度]
二、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知识1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中心阶段(2~5岁):接受外界的准则,但准则对其不具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6~8岁):服从外部规则,认为规则不可变更并以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
可逆性阶段(8~10岁):认识到规则是可以改变的。
公正阶段(10~12岁):倾向于主持公正、公平等。
注: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发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其转化的分水岭是10岁
相关推荐: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