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4月7日)

时间:2018-04-07 09:34:06责任编辑:shanxiang00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8 初中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备考推荐:2018年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资格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资格证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一、单项选择
1. 张老师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使学生思想转变。这种德育方法是(  )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个人修养法 D.情感陶冶法
2.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的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3.晓东在记忆英文单词时,如果不对其加以复述,这个单词在他头脑中只能保持几十秒。这种记忆现象是(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内隐记忆
4.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  )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6.中学生小辉因害怕被教师批评而上课遵守纪律。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辉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  )
A.相对功利取向 B.服从与惩罚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遵守法规取向
7.中学生晓华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他认为其他同学与他一样也喜欢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现象属于(  )
A.退行 B.投射 C.升华 D.文饰
8.李老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9.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
A.人际纪律阶段 B.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C.自我约束阶段 D.相互协同阶段
10.董老师总是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爱与被爱的需要。董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哪种课堂管理取向(  )
A.建构主义取向 B.行为主义取向 C.认知主义取向 D.人本主义取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张老师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等去感化学生,转变学生的思想,体现了陶冶教育法的内涵。
2.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例如:一张新产品设计图纸,专业人员既能知觉到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又能理解整张图纸的内容和意义;而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只能说出图纸的构成部分,不能理解图纸的内容和意义。
3.B【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瞬时记忆的信息贮存时间一般在0. 25~2秒。
4.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题干的描述符合这一阶段儿童的特征。
5.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性格的态度特征。
6.B【解析】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外力的屈从或对惩罚的逃避。他们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7.B【解析】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题干描述的现象属于投射。
8.C【解析】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认知能力的内涵。
9.A【解析】处于人际纪律阶段的学生,其行为取向是要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他们做出的行为往往与“我怎样才能取悦你”联系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你要求他这样做;他们关心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别人喜欢自己。
10.D【解析】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管理者认为,学生有自己的决策能力,他们可以对控制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以此来维持一种积极的课堂环境。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下载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